智通財經APP獲悉,中泰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,隨下游需求回暖,23年3月至今浮法玻璃行業已連續6周實現降庫,去化幅度達30%。以樂觀、中性、悲觀三種情景,假設23年浮法玻璃需求分別同比+5%、+3%、-2%。在三種情景下,樂觀、中性估計下玻璃供需均出現缺口,而悲觀情形下供需也較22年有所改善。供需重回平衡下,玻璃價格向上修復空間有望打開。此外,預計23年上游純堿新增產能達800萬噸,基本集中在23H2投產,屆時純堿供應增加有望緩解浮法玻璃成本壓力,有利行業盈利進一步修復。
▍中泰證券主要觀點如下:
一、底部回升趨勢確立,景氣復蘇在途。
隨下游需求回暖,23年3月至今浮法玻璃行業已連續6周實現降庫,去化幅度達30%。
供給端,行業產能降至16萬t/d平臺水平(2018-2019年水平)。需求回升疊加供給收縮,玻璃價格持續修復,行業景氣迎拐點向上。當前時點,行業盈利因價格小幅回升及部分燃料成本回落而略有修復,產線冷修節奏雖有放緩,但供給整體仍在小幅收縮。供應端,以行業歷史產線數據推測,23年行業供給預計仍有收縮趨勢。
冷修方面,行業仍有約28%以上產能窯齡超過8年,而歷史8年以上窯齡產線冷修概率平均超過30%;復產與新點火方面,歷史產線約61%會在1年內復產,加之22年部分產能停產騰出的置換指標,預計23年潛在產能增量也具有一定規模。綜合來看,預計行業供給趨于收縮,但幅度相對較小。
需求端,歷史玻璃需求一般從Q2啟動,Q3達到高點,略領先于竣工。受前期地產資金緊張影響,竣工端當前仍積累一定延期項目,在“保交樓”政策對地產資金的支持下,23年竣工端有望修復改善,進而帶動浮法玻璃需求回暖,而近幾年中空玻璃等節能產品滲透的提升,預計也有望帶動玻璃用量增長。根據此前中泰地產組對竣工需求的測算,23H2竣工修復力度整體高于23H1,全年同比+12%,而玻璃需求波動一般小于竣工面積。
據此,以樂觀、中性、悲觀三種情景,假設23年浮法玻璃需求分別同比+5%、+3%、-2%。在三種情景下,樂觀、中性估計下玻璃供需均出現缺口,而悲觀情形下供需也較22年有所改善。供需重回平衡下,玻璃價格向上修復空間有望打開。此外,預計23年上游純堿新增產能達800萬噸,基本集中在23H2投產,屆時純堿供應增加有望緩解浮法玻璃成本壓力,有利行業盈利進一步修復。
二、龍頭企業具備強α,有望優先復蘇。
旗濱集團(601636.SH):國內市占率約10%,享華東、華南價格優勢外,具備前瞻硅砂資源儲備,占據成本曲線領先位置。公司積極布局光伏壓延玻璃業務,有望躋身光伏玻璃企業第一梯隊,電子及藥玻進入產能擴張階段也有望打造盈利新增長點。
信義玻璃(00868):國內市占率約13%,在22年仍實現34%、19%的綜合毛利率與凈利率,未來將通過產能置換進一步提升產線效率,并有望通過收購與海外建廠方式進一步擴產產能。公司產品結構優異,汽車與建筑玻璃的高附加值產品有利對沖浮法周期波動。
金晶科技(600586.SH):公司“純堿-浮法原片-深加工”一體化布局充分受益產業利潤分配,橫向拓展壓延、TCO導電玻璃業務實現多元發展。作為國內率先實現TCO玻璃量產企業,在國內鈣鈦礦加速產業化及海外薄膜電池龍頭積極擴產背景下,公司有望抓住機遇實現加速成長。
三、風險提示:
原燃料成本漲幅超預期;地產竣工修復不及預期;行業潛在供給變動測算存在偏差;研究報告使用的公開資料可能存在信息滯后或更新不及時的風險。